首页 资讯 正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百分百绿电供应

体育正文 104 0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百分百绿电供应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百分百绿电供应

原标题(biāotí):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百分百绿电供应 2027年力争绿色企业数量超300家(jiā),2035年形成3个以上绿色产业集聚区(qū) 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fúwù)产业园效果图。 本版图片/北京市发改委供图(gōngtú) 60年老厂区(qū)转型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区,绿色金融工具带动绿色产业落地发展(fāzhǎn),绿色交易所支撑环境(huánjìng)权益交易、绿色金融服务、绿色公共服务…… 6月3日(rì),北京市发改委、城市副中心管委会、通州区政府共同发布促进城市副中心绿色(lǜsè)经济发展目标,到(dào)2027年,力争(lìzhēng)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fāmíngzhuānlì)数量年均(niánjūn)增长20%左右,建成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同时,绿色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展望2035年,力争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5%左右,形成3个以上绿色产业集聚区。   国内首个大型绿建三星级(sānxīngjí)标准地区 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chéngshì)副(fù)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在城市副中心建设(jiànshè)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2024年2月,国务院批复(pīf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对标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加快发展方式(fāngshì)绿色转型,营造绿色低碳生活风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向新。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mùqián),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已实现100%绿电供应,新型电力系统(diànlìxìtǒng)实验基地揭牌成立(chénglì),前疃村建设成为全市首个数字化微网“零碳”村庄,城市绿心绿色供用能和碳管理项目入选首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ànlì)。 北京(běijīng)城市副中心以高标准(biāozhǔn)推行绿色建筑。据悉(jùxī),城市副中心已成为国内首个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的(de)地区,行政办公区在全国(quánguó)率先实现绿色三星建材100%比例应用。同时,绿色交通初具规模。高级别自动驾驶3.0示范区建设完成,无人驾驶小巴已在城市绿心投用,首末站均(jūn)在城市副中心的公交线路新能源车辆配备率达到100%。 众多政策(zhèngcè)的支撑,不断推动着城市副中心(zhōngxīn)的转型发展。据介绍,城市副中心现有1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北京(běijīng)绿色交易所入驻运河商务区并启动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城市副中心成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和林业碳汇试点城市。全国温室(wēnshì)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并实现新CCER(国家核证(hézhèng)自愿减排量)入市交易。 十大(shídà)产业创新布局实现未来目标 尽管城市副中心绿色(lǜsè)(lǜsè)(lǜsè)(lǜsè)经济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效,但与国家(guójiā)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相比,城市副中心还存在绿色经济规模(guīmó)有待进一步提升、绿色产业(chǎnyè)有待进一步集聚、绿色技术创新转化落地有待进一步加快等挑战。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城市副中心将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牵引,不断提高服务企业健康发展能力,逐步培育绿色企业,壮大绿色产业。到2027年,力争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0%左右,建成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gàiniàn)验证中心。绿色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建成1个(gè)绿色产业集聚区。展望2035年,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5%左右,形成3个以上绿色产业集聚区,绿色经济增加值(zēngjiāzhí)稳步增长。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副中心将着力培育特色绿色产业(chǎnyè),包括(bāokuò)碳专业服务业(fúwùyè)、ESG专业服务业、绿色金融业、绿色投资、未来能源细分产业、合成生物制造业等。同时巩固提升既有绿色产业,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产业、新能源(xīnnéngyuán)产业、智能网联(lián)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建造业等。“例如(lìrú)在巩固提升新能源产业中,城市副中心将支持(zhīchí)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打造分布式先进能源、智慧能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供成熟的产业环境和落地空间(kōngjiān),加强分布式先进能源产业研发、生产和应用等环节的项目、企业培育和集聚,拓展氢能(qīngnéng)储、运、加产业链。”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八项行动(xíngdòng)聚焦绿色产业提升 为(wèi)促进十大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业布局的完善和优化,北京市(běijīngshì)发改委还发布了八项具体行动。 首先是加快建设北京(běijīng)绿色技术创新服务(fúwù)产业园。据介绍,产业园依托北京光学仪器厂旧址建立,该仪器厂成立于1962年,位于长安街东延长线,2007年搬迁后,厂区已闲置多年。此次活化利用该厂区工业遗址(yízhǐ),依托城市更新项目(xiàngmù),建设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集聚新型绿色专业服务产业,打造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新地标(dìbiāo)。该园区已于2024年底(niándǐ)正式开工建设。 聚焦全市绿色技术需求汇集、协同攻关、转化应用一体化发展趋势,城市副中心目前正在推动成立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gàiniàn)验证中心。支持开展绿色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服务科研成果二次开发、工艺(gōngyì)验证和试生产。同时,充分发挥各类专业(zhuānyè)机构的科技成果(kējìchéngguǒ)转化服务力量,联合科研机构(kēyánjīgòu)推动相关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全面系统支持绿色专业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利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jiāoyì)市场和国家绿色技术(jìshù)交易中心等(děng)国家级平台,城市副中心将着力于吸引碳资产开发咨询、第三方审定核证(hézhèng)、碳资产管理、绿色技术交易、ESG等上下游企业集聚,探索碳信用国际互认,形成绿色低碳(dītàn)生态圈。同时,持续增强绿色产业全链条(liàntiáo)服务保障能力。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全力提升对绿色企业、机构等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在资金金融保障和支撑(zhīchēng)方面,城市副中心将强化区级产业基金对绿色(lǜsè)经济的支撑作用,与(yǔ)市级绿色低碳领域基金形成互补。同时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绿色金融先导承载地作用,将绿色金融发展与“两区(liǎngqū)”建设结合,依托区域相关资源,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chǎnpǐn),优化绿色金融发展环境,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逐步建成全球绿色金融和可(kě)持续金融中心。 此外,记者了解到,城市副中心(zhōngxīn)还将持续打造和提升绿色发展论坛国际影响力,广泛邀请国内外(guónèiwài)知名专家、机构、企业等参会,把论坛打造成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de)“金名片(míngpiàn)”和城市副中心绿色文化传播的响亮品牌。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百分百绿电供应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